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国三大限将至,单缸柴油机形势依然严峻

2016/10/14 8:59:44 点击:2689

如今又到了农机整机国三排放大限将至的时候,经过今年一个作业季的实践考验,主机厂和用户的信心增强了不少,但这也仅是对多缸机配套而言的。


然而,单缸机准备的怎么样呢?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到。其实,相比于多缸柴油机,单缸柴油机面临着更多升级难题。截至目前,8kW以下的单缸柴油机尚未有产品通过国三排放型式核准,所有风冷和机械泵单缸机均未通过型式核准。


因此,对于行业形势本就不好的单缸柴油机来说,国三升级对其来说更是一次不亚于生死的考验,由此牵连到的下游产业如微耕机、插秧机等行业也将面临沉重打击。


那么,单缸机面临哪些多缸机所没有的难题呢?对于这些难题,有哪些可能的解决途径?


比多缸机更严峻的升级难题



01

国三排放型式核准技术路线要求高


确认试验是型式核准主管部门认为有不达标可能的技术路线方案所必须进行的。从环保部规定的申报流程和审核情况看,机械泵柴油机除了需要做750小时的耐久性试验以外,即使排放余量足够大也应先行完成确认试验;对不是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技术路线上的电控柴油机也是需要进行确认试验。


单缸机由于结构和产品市场定位的原因,多数采用机械泵和电控单体泵作为技术路线,使得多数单缸机都需要做确认试验。


确认试验监管措施非常严密,具体流程是:要求生产企业至少准备30台套的零部件,由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监管部派人现场监督生产线上装配下线30台柴油机,从中抽取4台柴油机进行封样,按监控中心要求送3台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排放测试一致性检验,这3台通过0h排放测试后再确定其中1台进行300h耐久台架试验。并根据试验时间间隔和300h试验结束后进行的排放测试,各指标均合格方可进行后续剩余时间的耐久试验。对于增加后处理装置的机械泵柴油机确认试验的0h排放测试时,要求在不带后处理状态下完成,以核实柴油机的机内净化措施实际效果情况。


02

国三排放型式核准通过少


据了解,目前单缸机中只有水冷电控单体泵通过国三排放型式核准,功率在8kW以上,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国产的通过的有常柴、常发、江动、莱动、山东科林等厂家。


8kW以下的单缸柴油机尚未有产品通过国三排放型式核准,所有风冷和机械泵单缸机均未通过型式核准。


风冷单缸机。按照目前的技术路线,风冷电控单体泵要通过国三型式核准难度很大,耐久试验750小时,最后一次排放超过限值。主要是风冷和水冷的热值是不一样的,风冷热值高,造成机油温度偏高,形成紧配合,产生疲劳。


目前,风冷共轨单缸柴油机已有企业的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排放试验,似乎成功在望,但是只有186/188/192等型号,功率在5.5kW以上,不能覆盖5.5kW以下功率段。且共轨对油品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油品质量以及农村用油习惯难以保证。


机械泵单缸机。目前久保田、洋马等国外企业有通过机械泵多缸机柴油机国三型式核准,但是国产机械泵柴油机包括多缸机没有一家通过。按照目前的技术路线,机械泵单缸机耐久试验需要750小时,企业反映在300~350小时以后,功率、扭矩等参数出现偏差,限油器(油量调节器)制造精度很高,在最大扭矩点上,重复精度有偏差。


03

成本大幅增加


水冷单缸柴油机。目前,通过国三型式核准的水冷电控单缸柴油机最小功率是8.8kW,符合手扶拖拉机部级推广鉴定的功率要求。在不加后处理的情况下,成本每台比原国二增加1000元,批量后每台增加500~800元。成本增加了50%左右。


风冷单缸柴油机。国二只需1500~2000元/台,风冷目前只有共轨有希望通过国三型式核准,成本至少是3000元/台,成本增加了一倍多。另外电控和共轨要求油品的质量高,机械使用成本增加较大。


由于单缸机配套的以小型农机为主,小型农机产品的本身单价较低,动力部分是整机成本的大头,动力成本的提升对整机成本影响非常大。但是成本增加较少的机械泵单缸机却没有通过国三型式核准。


04

单缸机配套产品监管困难


相比而言,其他行业有工信部公告管理或交通部门的牌照管理,门槛高、行业相对规范,农业机械的排放监管是最难的,一是农村地域广阔,特别是地处偏远山区,监管范围难以触及;二是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购买力差,便宜、好用、维修方便才是硬道理,环保无所谓。


从今年八月份的柴油机销售统计月报看,相比上半年,下滑幅度明显。8月份以来国内市场基本卖不动,拉大全年下滑幅度。


由于农机购置补贴的影响,考虑到生产制造的滞后性、库存消化和农机销售紧跟农时等因素的影响,从七八月份开始主机厂已不敢再采购组装国二的柴油机。


由此可见,柴油机没有补贴农机部门不查,但主机仍是补贴市场,每台都要经过核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才是国三排放执行的杀手锏。


然而,对于单缸机主要配套产品微耕机来说,虽有补贴但补贴额低,且目前没有合格的国三柴油机配套,监管难度大。


单缸机和配套产品行业将受到沉重打击



8kW以下单缸机主要配套产品为微耕机和独轮乘坐式插秧机,其中配套单缸机的微耕机更是占其总量的70%。


由于目前风冷单缸柴油机无产品通过国三型式核准,那么微耕机和独轮乘坐式插秧机等产品将在12月1日以后会出现配套柴油机的不能享受国家补贴。


对和单缸机和微耕机而言,在柴油机仍是微耕机主流配套动力的情况下,国三升级后,将会出现5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会影响国家补贴资金使用。特别是南方一些省份,原本补贴资金就富余,柴油微耕机补贴资金又占大头,如无满足要求的产品申补,会造成补贴资金剩余更多。


二是要警惕“三无产品”充斥市场。不能补贴就没有了监管的重要抓手,靠制造和流通环节监管难度非常大,可以预见“三无产品”的微耕机和配套的单缸柴油机将会趋之若鹜。


三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大企业财务的进项、出项都有严格的管理,不然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违规被查处的代价太大。小企业则可能无所顾忌,但这对正规企业是一种冲击,估计正规单缸柴油机和微耕机厂也会生产非国三的“配件”提供给市场,让经销商和用户自己“组装”,但是利润很低。


四是对行业冲击很大。倘若一些安全性较差的“三无产品”大量充斥市场,微耕机行业近几年逐步规范的成果将会功亏一篑,没有补贴农民购买意愿会很低,所以无论从行业规范、市场需求等方面对微耕机行业来说都是不利的。对国内8kW以下单缸机市场也是一个沉重打击,如果没有国外市场和多缸机、汽油机的补充,仅靠生产单缸机将很难存活。


五是影响企业推广鉴定和补贴申报。由于无法提交配套柴油机国三排放型式核准证明,推广鉴定申报无法受理,按推广鉴定证书期满六个月前申请续展的要求,不能及时如期续展,也无法按初次鉴定申报,造成时间成本无法挽回。


需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



鉴于上述分析,目前的发展形势和环保现状对单缸柴油机,特别是8kW以下单缸柴油机极为不利,对正规单缸柴油机、微耕机主机厂以及整个行业必将是沉重打击。


一些单缸机企业试图说服农机化主管部门,建议在鉴定和补贴申报时适当放宽或延迟对单缸机的限制。其实农机鉴定和补贴也必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强制标准,如果环保法律和标准不放宽,其他都是徒劳。


笔者从单缸机国三排放型式核准和生产企业两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01

国三排放型式核准进行改进


一是建议适当放宽排放限值。一方面,鉴于目前的紧迫形势以及国外对19kW以下柴油机未有排放标准限制的实际情况下,建议考虑对8kW以下单缸柴油机的暂缓执行标准。另一方面,我国现行国三排放标准对单缸机的排放限值相对发达国家也是较高的,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排放限值或者设置三到五年的过渡期,待技术更加成熟后再实施标准。据悉,内燃机协会单缸机分会已与环保相关部门协商。


二是采取措施促进机械泵单缸机通过型式核准。应该辩证的看待机械泵,机械泵虽然技术含量低排放效果差,但是有较好的经济性、适应性和维修性,符合我国的国情。


升国三后采用电控单体泵成本增加800元左右,但采用机内净化及后处理技术的机械泵的成本只比原来高250~400元。如果国二升国三使得成本增加太多,超过或接近补贴额,老百姓就可能选择不要补贴,造成监管难度大,反而适得其反。


由于按照目前的制造水平机械泵很难通过型式核准,建议针对机械泵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措施解决目前的矛盾。


三是建议改核准制为备案制。目前还存在申报审批慢、检测机构少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放开,推出国三排放备案制(网上公开声明)。不用申请型式核准,不用审查材料,直接找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上传报告就有型式核准号。改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让排放达标、技术可靠的产品和企业尽快能批量生产,充实市场。同时加强监管,加重对违规企业和检测机构的处罚力度,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严肃性和威慑力。

 

02

单缸机生产企业积极配合


一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响应环境友好型建设的目标,倡导绿色生产和再制造等可持续发展方式,掌握核心技术为重点。全面提升加工工艺水平,推广智能化生产,提高机械泵质量,缩小与先进制造水平的差距。加强内燃机基础零部件及配套网络的发展, 单缸机企业尤如装配工业,只有把庞大的基础件搞上去,主机才会希望。


二是降低生产成本。单缸机的价格相对多缸机更敏感。在产品研发、结构改进、工艺提升的同时要考虑到成本不至于大幅增加,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用户购买力。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高的附加值产出的资源效率,较好地实现了‘绿色’与‘利润’的融合,也符合企业需求,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


回眸单缸柴油机的发展,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它是适合我国目前农村购买力较低以及偏远地区丘陵山区复杂多样的国情,在国内市场又颇具竞争力的一个产业”。单缸机不应是落后的代名词,应该辩证的看待单缸柴油机的发展,“堵”不如“疏”,环保部门、工业部门、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应共同努力,综合分析我国农业特殊国情、现实工业制造水平和农机化发展实际,为单缸柴油机发展开出一剂“良方”。